跨越六十載的精神接力 | "紅旗渠精神永在·紅旗渠通水60年"河南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在林州開幕
春去秋來,一渠清水滋潤山河;超越時空,一種精神溫養人心。60年前,林縣兒女在黨的領導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壯志豪情,用血汗與信念在懸崖絕壁間開鑿“人間天河”紅旗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為全景式展現紅旗渠這一偉大工程,4月2日,在紅旗渠通水60年之際,"紅旗渠精神永在·紅旗渠通水60年"河南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在林州市紅旗渠干部學院開幕。展覽由河南省文聯、安陽市委宣傳部主辦,省書協、省美協、省攝協、安陽市文聯、林州市委宣傳部、紅旗渠干部學院、市政協書畫院承辦。
省政府原副省長張廣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賈宏宇,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河南歌舞演藝集團黨委書記劉志峰,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明,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吳行,安陽市委常委、秘書長董良鴻,安陽市政協副主席薛文明,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袁繼文,安陽市委宣傳部二級調研員師文龍,安陽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志立,林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栗彥林,紅旗渠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魯紅杰,省美協、省書協、省攝協主席團成員和安陽文藝界代表以及新聞媒體出席活動。張廣智省長宣布展覽開幕。李明主席、董良鴻秘書長、賈宏宇部長分別致辭。開幕式由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副主席米鬧主持。
賈宏宇部長指出,在紅旗渠通水60年之際舉辦此次展覽,既是文藝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也是踐行省委“四高四爭先”戰略部署、以文藝之力助推文旅文創高質量發展的鏗鏘答卷。展廳中的一幅幅作品,如春風化雨,讓歷史與現實對話;一筆筆勾勒,如春苗破土,讓初心與使命同行。期待這場展覽能成為一場精神的洗禮,讓紅旗渠精神如春潮般激蕩人心,持續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也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繼續扎根人民,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用藝術的語言講好河南故事、中國故事。
李明主席在致辭中介紹,此次展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眾多美術家、書法家和攝影家踴躍參與,他們深入林州,走進紅旗渠,用敏銳的視角、細膩的筆觸、深情的鏡頭,捕捉和記錄下紅旗渠的壯美風光以及林州人民在紅旗渠精神滋養下的幸福生活。期待展覽以文藝的方式從歷史深處汲取前行力量,讓紅旗渠精神在現代化河南建設中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董良鴻秘書長致辭表示,安陽今年精心策劃推出紅旗渠通水60周年系列活動。此次展覽以書畫攝影為媒,既是對過去艱苦奮斗歲月的深情禮贊,也是對60年發展成就的精彩呈現。每一幅作品都凝聚著藝術家對紅旗渠精神的深刻理解與詮釋。希望廣大藝術家多到安陽考察調研、創作采風,讓安陽更好地傳承弘揚紅旗渠精神,助力安陽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米鬧主席致辭
展覽展出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各60件,既有對林縣人民奮斗瞬間的精彩定格,又有對紅旗渠建設場景的生動再現,還有對“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的深情詮釋。其中,魏德忠攝影作品《漳河水流入林縣大地》、袁汝波中國畫作品《紅旗渠》等聚焦60年前的林縣人民,展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紅旗渠史詩;劉杰油畫作品《林州高家臺寫生》、柴俊林攝影作品《日新月異的林州》等以新時代林州為表現對象,描繪出林州日新月異的時代風貌;吳行、許雄志、張建才、周斌、耿自禮等書家的書法作品,以行楷隸篆等書體,深情禮贊永不磨滅的紅旗渠精神。這些作品完成了一場跨越60載的精神接力,見證著林州人民“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集體記憶。















文字 | 西振巖、王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