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動態 | “河南造”電影《榮耀》全國公映 展現退役軍人熱血征程
4月26日下午,電影《榮耀》全國公映鄭州首映禮在中影尚座國際影城舉行。此次首映禮由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主辦,河南能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未鎧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著名文藝評論家、《解放軍報》文化部原主任陳先義,中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促進會河南代表處主任李濤,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蔣愈紅,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常利偉,焦裕祿干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云,省影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張明明等來自政界、文藝界、退役軍人事務領域的領導嘉賓、主創團隊及數百名觀眾齊聚一堂,共同觀看電影《榮耀》。

電影《榮耀》圍繞退役軍人杜超的創業歷程展開,通過他與少年李洛之間的動人故事,生動展現了退役軍人在新時代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影片中,杜超在創業道路上歷經坎坷,但他始終堅守理想信念,將部隊錘煉出的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融入創業實踐中,書寫了退役軍人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作為聚焦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影視作品,該片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引人入勝的故事、鮮活立體的人物,深刻展現了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崇高精神與深厚的家國情懷。

陳先義從文藝視角對影片進行評價,河南是一片歷史和現代文化交融的文化沃土,不僅有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有著豐富多彩的當代文化,其中包括軍營文化、軍人文化。《榮耀》是對英雄精神的深情禮贊。

李濤表示,《榮耀》讓觀眾看到軍人身份從戰場到市場的轉變,這是他們以另一種姿態守護生活戰場的榮耀,這部電影不販賣苦難,而是以光影之筆書寫軍人脫下軍裝后依然閃耀的赤子之心。

張明明在致辭中表示,電影《榮耀》的問世,不僅是河南文藝事業的一個重要成果,更是對廣大退役軍人群體的一次深情禮贊;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結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隨后,主創代表和嘉賓共同為電影《榮耀》啟動。隨著倒數聲落,啟動柱點亮,標志著《榮耀》正式啟航。

觀影結束后,影片主創登臺分享幕后故事。導演常曉陽曾經也是一名軍人,他將軍人的精神從頭到尾貫徹到《榮耀》里。他介紹,退轉軍人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他們脫掉戎裝進入社會,做到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得再遠,身上始終放射著軍人的光芒。希望這部電影是一座橋梁、一條紐帶,讓全社會關注退轉軍人群體。

主演李健以軍警角色活躍在多部影視劇中,談到這次出演《榮耀》的不同感受,他表示,《榮耀》向觀眾詮釋了軍人堅韌不拔的作風和直面困難的精神。他希望以后能多來河南拍戲,展示河南的文化。

影片出品人、總制片人陳鋒偉表示,創作《榮耀》的初衷就是希望全社會能夠看到退伍軍人在新時代的擔當與奉獻。他們雖已脫去軍裝,但那份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將永遠銘刻在心中。通過這部電影,希望展現他們在和平時期的堅守,讓更多人了解、尊重和支持這一群體。

現場還特別播放了焦裕祿干部學院名譽院長焦守云的致敬短片。焦守云表示:“影片讓我看到父輩精神的延續,退役軍人都是部隊培養出來的種子,他們會在社會里將軍人精神生根發芽,他們的奉獻值得被時代銘記。”
觀影結束后,現場觀眾與影片主創展開交流互動,大家從不同維度分享了對《榮耀》的看法與感受。有的被影片中人物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動,看到了退役軍人的熱血與擔當;有的對影片極具感染力的拍攝手法贊不絕口,認為鏡頭語言巧妙地烘托出了故事氛圍;影評人員則從專業視角對影片進行了深入點評,肯定了影片在藝術創作上的水準,以及在展現退役軍人精神風貌、傳遞社會正能量方面的重要意義。主創團隊表示將繼續深耕創作,未來會帶來更多觸動心靈、兼具思想性、觀賞性與藝術性的優秀作品。

電影《榮耀》被列為河南省2024年度重點文藝創作項目,由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洛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河南能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已于4月19日在北京舉辦了首映禮。活動當天,片方宣布啟動“全國助力觀影計劃”,聯合影院將為觀眾提供免費或優惠觀影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