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河南省文聯)是河南省各省級文藝家協會和省轄市文聯、省直管縣文聯、行業文聯及大型企業文聯的聯合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省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文藝界的橋梁和紐帶。
河南省文聯是中國文聯團體會員。
河南省文聯自1954年4月正式成立,于今已走過了60年的歷程。
1949年3月,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河南省文聯籌建工作開始,成立了省文聯籌備工作委員會。籌委會由岳明、嵇文甫、蘇金傘、趙悔深(李蕤)等人組成,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岳明兼任籌委會主任。12月召開籌委會成立大會,籌委會內設辦公室、創作聯絡部等。
1951年2月,中南大區正式建立中南文聯。河南省文聯籌建工作得到了中南文聯的具體領導和指導。1954年,中南大區撤銷,河南省文聯直接接受中國文聯的指導,后成為其團體會員。
1954年4月1日,河南省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開封召開,河南省文聯正式成立。大會起草并通過了省文聯章程,選舉產生了省文聯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岳明當選主任。
1955年4月,隨著省會遷鄭,河南省文聯由開封遷至鄭州。
1958年,河南省文聯改常務委員會制為委員會主席團制,杜希唐任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1963年,于黑丁任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1967年2月,河南省文聯被解散。1978年,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前后,河南省委批準成立省文聯籌建領導小組。1979年,經河南省委批準,河南省文聯恢復活動。
1980年4月29日至5月10日,河南省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于黑丁當選主席。
1983年8月,何南丁任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1990年10月,劉清惠任省文聯黨組書記。
1991年5月23日至5月25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劉清惠當選主席。
1996年6月10日至6月12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丁發杰任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2000年6月,張海接任省文聯主席,何東成任黨組書記。
2001年6月12日至6月14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張海當選主席。
2001年6月,詹玉榮任省文聯黨組書記。
2004年2月,吳長忠任省文聯黨組書記。
2007年4月6日至4月8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馬國強當選主席。聘張海為名譽主席。
2013年12月26日至27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楊杰當選主席。聘張海、凌解放(二月河)、馬國強為名譽主席。
2017年3月,王守國任省文聯黨組書記。2019年4月1日至2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邵麗當選主席。聘張海、馬國強、楊杰為名譽主席。
2021年9月,邵麗任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
2023年4月,方啟雄任省文聯黨組書記。
2024年11月20日至21日,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九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大會修改了省文聯章程,改選了領導機構。劉震云當選主席。聘張海、馬國強、楊杰、邵麗為名譽主席。
河南省文聯實行團體會員制。現有團體會員44個,即河南省作家協會、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河南省舞蹈家協會、河南省雜技家協會、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河南省文藝志愿者協會,鄭州市文聯、開封市文聯、洛陽市文聯、平頂山市文聯、安陽市文聯、鶴壁市文聯、新鄉市文聯、焦作市文聯、濮陽市文聯、許昌市文聯、漯河市文聯、三門峽市文聯、南陽市文聯、商丘市文聯、信陽市文聯、周口市文聯、駐馬店市文聯、濟源市文聯,河南省省直文聯、河南公安文聯、河南省水利文協、河南省地質文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文聯、河南省電力文協、中原油田文聯、河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文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文聯、安鋼集團公司文聯、鄭煤集團公司文聯、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文聯、長城鋁業鄭州企業文聯。
河南省文聯的主要任務是:對團體會員負有聯絡、協調、服務、指導的職責,對各省級文藝家協會和直屬的事業單位負有領導、管理的職責;以多出文藝精品、多出文藝人才為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全省文藝創作與文藝活動的水平,大力扶植和培養文藝新人,不斷壯大我省文藝隊伍;組織和支持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積極開展各種創作、展演、交流、比賽與研究、評論等活動,并對全省優秀文藝工作者和各文學藝術門類的優秀成果予以推介、表彰和獎勵;支持各團體會員依據憲法、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獨立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探索與解決文藝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和推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工作的新經驗,使文藝工作自覺服從于全黨工作的大局,更好地服務于改革開放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溝通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同文藝界之間的聯系,加強同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及各有關方面、單位的密切合作,努力推進全省文藝界的團結,不斷擴大與省內外、國(境)內外文藝界之間的聯系、交流與合作;貫徹落實黨的文藝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及時反映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積極創造條件,舉辦為文藝界服務的文化產業與福利設施,不斷增強自身的活力與凝聚力;在上級主管部門領導下,開展文藝領域的行業教育、行業自律、行業服務和行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