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1240323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時間:2021-10-25 來源:河南文藝網 人氣:3204
李軍委員并劉硯娟委員:
收到省政協傳來您和劉硯娟委員聯名提案《關于提升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辦會層次的提案》后,省文聯高度重視,即會同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進行認真研究并與鶴壁市人民政府進行溝通。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鶴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間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依托傳承一千六百余年的浚縣正月古廟會,連續舉辦了12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資源,探索民族文化產業化之路,形成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成為中國春節民俗文化的龍頭節會,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河南省文聯和省直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鶴壁市舉辦民俗文化節,全力扶持幫助鶴壁提高辦會規格,豐富辦會內容,提升辦會層次,擴大辦會影響,努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美譽度的中國傳統節會文化品牌。自2010年開始,與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河南省社科聯、河南大學等省內外有關單位和高校等共同舉辦,正式定名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目前已經聯合主辦12屆。與此同時,創設“中國春節文化高層論壇”,成為全國與國務院參事室、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國內兩大春節文化論壇,目前已舉辦9屆,發表了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終極目標的《中國春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鶴壁宣言》,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此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還撥出專項經費開展春節申遺專項,培訓及啟動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浚縣正月古廟會專項調研課題。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已于2013年將其納入河南省“十二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規劃項目,撥出專項課題經費組織專門研究,開展浚縣正月古廟會調查。全省上下達成共識,形成支持鶴壁做大做強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的強大合力。特別是在全國清理整頓節會的大背景下,省委常委會還專題研究保留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使之成為中原傳統節日的經典盛會和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進入新時代,目前已經歷13個年頭,并舉辦12屆的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在保護和傳承中盡管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但也遇到一些發展中的瓶頸,特別是與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相比,還有諸如辦會層次不高、缺乏創新、內容單調及品牌影響力不大、文創產品種類少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協調及對上溝通匯報,積極爭取社會各界與上級機關的參與支持,力爭將鶴壁民俗文化節打造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優秀傳統文化節會品牌。
第一,成立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聯、省科聯、鶴壁市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的綜合協調機構,共同研究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的整體提升工作事宜。在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積極推動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上臺階、上水平。
第二,納入河南省“文化強省”建設規劃重點項目,在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到2035年建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和中共河南省委十屆12次全會提出河南要建設文化強省的總體部署,結合河南省和鶴壁實際在“十四五”規劃及鄉村振興中予以重點傾斜,并責成省直單位部門在政策法律許可范圍內,研究出臺幫助支持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整體提升的特殊政策和具體舉措。
第三,支持鶴壁市創建河南省傳統節日(春節)示范區、品牌民俗活動示范點,特別是在傳統文化節日--春節,全力打造成為國內有重要影響知名春節文化品牌節會和中原民俗文化對外開放傳播的重要載體與平臺。
第四,積極向中國文聯溝通匯報,爭取參照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的辦節規格和經驗,早日成為中國文聯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重大節會,也可參照洛陽牡丹花會模式申報,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文化盛會。
2021年5月29日
聯系單位及電話: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0371—6368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