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觀察|以良好文藝風氣引領社會風尚
發布時間:2021-04-28 來源:河南文藝網 人氣:1725
以良好文藝風氣引領社會風尚
文新達
隨著我國建設文化強國號角吹響、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文藝行業迎來了難得的黃金發展期,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也催生了眾多文藝界公眾人物,在表演藝術領域尤為突出。公眾人物有著極大的社會影響力,但是影響越大,責任越大。尤其在當下網絡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文藝界公眾人物,其在收徒傳藝、班社經營、廣告代言、個人情感、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會引發廣泛社會關注,對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產生深刻影響。從本質上看,公眾人物的影響力來源于對公共媒體平臺資源的占用,其在享受資源和關注的同時,理應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珍惜自己的社會形象,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不為一時之利而動搖、不為一時之譽而急躁,不當市場的奴隸,敢于向炫富競奢的浮夸說‘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說‘不’,向見利忘義的陋行說‘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當下,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這些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具有振聾發聵的重要意義。
古往今來,文藝行業的風氣深刻影響著社會風氣。文藝工作者的人格修為決定著文藝創作的思想深度,其言論行為影響著社會風氣的養成。文藝工作者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要能夠引領社會風氣、移風易俗、開創新風,而不能隨波逐流、固守陳規、推波助瀾,更不能成為不良風氣的慫恿者、鼓吹者和跟風者。
文藝工作者所從事的行業不同于一般社會行業,其創作生產的作品也不同于普通商品。對于作為文化消費對象的文化產品,其價值最重要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社會效益,最終是要看能否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能否增強人民群眾的精神力量。對于文化消費供給方的文藝工作者特別是知名文藝家和公眾人物,絕不能簡單地迎合大眾、迎合市場,而應在了解大眾文化消費心理的基礎上提供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化產品,引領和提升消費審美水平和需求,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古人云:“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把個人的藝術追求、學術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緊緊結合在一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文藝工作者,是國家和人民對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殷殷期待。為此,文藝界行業組織應面向公眾人物、知名人士、明星藝人等開展文藝觀教育培訓,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引導,提高行業自律能力。同時,應加強正向引導力度,對于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在創作扶持、市場準入、媒介宣傳、評獎表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于違法違規、失德失范從業者進行約束性規范,建立市場禁入負面清單和時間表。對于劣跡藝人的懲戒根據不同情況劃分等級,建立懲戒期滿的復出機制。各級各類文化文藝主管機構和行業組織也應統一認識、協調聯動,依法依規增強監管能力,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文藝行業發展新氣象,引領健康文明社會新風尚。
(轉自中國藝術報,王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