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江北民間小戲交流展演”系列活動在河南三門峽成功舉辦
2024年5月15日至17日,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社會宣傳推廣活動“2024·中國江北民間小戲交流展演”系列活動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成功舉辦。
5月15日晚間,“2024·中國江北民間小戲交流展演”系列活動歡迎儀式在三門峽市舉行。中國民協副主席、內蒙古文聯副主席、內蒙古民協主席伊和白乙拉,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侯仰軍,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河南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新博,河南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劉春曉,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相鋒,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清華,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慶志英,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秦迎軍,市政協副主席何軍,湖濱區委書記周建文,區委副書記、區長喬繼明,梅蘭芳紀念館副研究員、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民間小戲”專家組副組長毛忠、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會會長、研究員、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民間小戲”專家組成員孫亞強等出席歡迎儀式。
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侯仰軍在致辭中表示,民間小戲扎根于民眾生活,承載了百姓樸素的道德觀念與思想感情,體現出濃郁的鄉土生活韻味和鮮明的地域風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質。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為《中國民間文學大系》文庫建設、數據庫建設、社會宣傳推廣活動提供鮮活樣本、搭建研究利用平臺,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保持活態傳承,加強民間小戲傳承人的技藝展示與經驗交流,促進鄉村文化振興。
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指出,河南戲曲傳統深厚,歷史悠久,劇種多,演出團體多,觀眾群體龐大。此次中國江北民間小戲展演系列活動落戶三門峽,既是對河南的信任和鞭策,又為河南向兄弟省市學習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既是大系出版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曬秋大會”,也為中原兒女提供了一場文化盛宴。
湖濱區委書記周建文表示,此次江北民間小戲交流展演活動在湖濱區舉辦為湖濱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湖濱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持續提高文化服務水平,不斷豐富服務產品供給,切實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演出現場
黃河岸邊唱小戲,中流砥柱展風采。5月16日晚間,“2024·中國江北民間小戲交流展演”正式演出在三門峽市湖濱區拉開帷幕。中國民協副主席、內蒙古文聯副主席、內蒙古民協主席伊和白乙拉,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侯仰軍,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相鋒,河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武皓,三門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清華,三門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慶志英,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衛祥玉、楊紅忠,三門峽市政協副主席何軍,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民間小戲”專家組專家毛忠、孫亞強、楊志敏,來自9個省區民協的負責同志、民間小戲傳承人、《大系·小戲卷》編委會骨干人員、新聞媒體和當地群眾近三百人出席共同觀看展演。
來自河南、遼寧、陜西、甘肅、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山東的百余位優秀民間小戲藝人齊聚一堂,為這座“天鵝之城”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河南省陜州花鼓戲《賣扁食》、遼寧省海城喇叭戲《王婆罵雞》、陜西省漢調二黃折子戲《二進宮》、甘肅省民勤曲子戲《二瓜子吆車》、河北省隆堯秧歌《借髢髢》、河南省布袋肘猴木偶戲《王小打虎》、內蒙古二人臺《走西口》選段、黑龍江省拉場戲《回杯記》(花園會一折)、山東省兩夾弦《公雞過壽》、河南省墜劇《小姑賢》共十個精彩節目逐一上演。
演出名家薈萃,劇種豐富多彩,有的劇目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蕩氣回腸的奮斗故事;有的通過生動的舞臺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節,向觀眾展現了忠誠、勇敢、智慧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有的是當地人民歷經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日積月累的口頭創作,發展演變而形成的地方劇種;有的則表現著火熱生動的百姓生活,這些雅俗共賞、題材廣泛、針砭時弊、內含哲理的小戲,充分展現了各地各門類民間小戲的獨特魅力和地域特色。演員們技藝精湛,表演生動,語言活潑,貼近生活,表演手段豐富多彩,表現力令人嘆服,現場專家和觀眾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和高度的好評。
梅蘭芳紀念館副研究員、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民間小戲”專家組副組長 毛忠
在最后的點評環節,毛忠表示,民間小戲作為始終扎根于人民群眾的一種民間戲曲樣式,短小精悍,生動活潑有趣。今天的十出民間小戲演出各自精彩,表演細膩生動,唱腔簡單卻優美動聽,與大戲劇種相比,少了一些高臺教化,卻多了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受到現場觀眾們的熱烈歡迎與喜愛。最后他對承辦此次民間小戲展演活動的三門峽市各級政府也表示衷心的感謝,活動組織豐富多彩,展現了當地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5月17日上午,“2024·中國江北民間小戲交流展演”系列活動河南省專場演出在湖濱區角古東小鎮舉辦,河南省文聯二級巡視員、省民協秘書長劉炳強,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兆海,湖濱區宣傳部副部長薛院強出席并觀看演出。信陽市羅山縣皮影戲《生銅棍》之《打雞救鳳》選段、安陽市內黃縣和平落腔《借髢髢》、南陽市方城縣提線木偶劇《打金枝》、三門峽市陜州區花鼓戲《賣扁食》、信陽市光山縣花鼓戲《頂椅》、三門峽市布袋肘猴木偶戲《王小打虎》、平頂山市寶豐縣提線木偶戲《愚公移山》等河南優秀民間小戲接連上演。現場觀眾都深深被民間小戲文化魅力所感染,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好評連連。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小戲卷》編纂工作座談會現場
會議期間,還于5月15日晚間舉辦了《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小戲卷》編纂工作座談會,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編輯專家組專家,各省區民協負責人、編纂團隊骨干成員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民協理論研究處三級調研員、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禮敏主持。王露霞、高光華、樊澤民、董凌山、史冊、孫亞強、葛磊、伊和白乙拉先后介紹了河北、山東、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內蒙古《大系·小戲卷》編纂工作的基本情況、工作進度、成果經驗、相關問題和下一步工作開展計劃,毛忠、孫亞強、楊志敏分別解答了相關問題,并結合自身審讀經驗,就編纂工作規范、體例、重點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的講解、溝通和交流。
張禮敏指出,編委專家要充分認識和把握民間小戲編纂的重要意義,推動民間小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推廣和傳承,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闡述和轉化。要保持科學嚴謹的編纂理念,提升編纂工作的專業性和科學性。充分搜集整理小戲文本資料,注重了解文本產生的文化背景,同時發揮各自學術研究優勢,加強溝通協作,盡快促進《小戲卷》編纂成果呈現。
侯仰軍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大系出版工程這一重大的文化建設工程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支持和各級文聯、民協、編纂專家團隊的巨大付出和艱辛努力,各省區民協要充分調動積極性,充分挖掘區域民間文藝資源,充分激發專家潛能,整體規劃,精細落實,盡快完成成熟卷本的立項推進工作,真正將大系出版工程落實到位。重大項目也是重大機遇,希望各級民協和專家團隊能夠珍惜并把握住這一學習機會,在大系項目的推進過程中,提高意識、拓展思路、解決問題、培養人才,提升學術和技藝水平,進一步促進民間文藝的傳播、傳承和發展。
本次活動組織優秀的民間小戲藝人,征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優秀民間小戲文本,為民間小戲傳承人搭建技藝展示與傳習經驗交流的橋梁和平臺,通過展演、交流和研討,展現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和區域民間文藝特點,傳承傳統文脈,推進大系編纂工作,促進鄉村文化振興,保存鄉村文化建設系列成果,通過經典的民間文藝作品,探索民間文藝更廣闊的推廣空間,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民間小戲藝術的當代傳承與傳播,進一步發揮民間文藝工作者在文化傳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民間文藝工作者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本次活動由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領導小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廣播電視局、三門峽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纂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三門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三門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三門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三門峽市湖濱區人民政府聯合承辦。展演活動在央視頻“民間文藝大觀”頻道,中國民協微信視頻號,中國文藝網微信平臺、微博平臺,河南廣播電視臺“三門峽廣電”“大象三門峽”抖音號,河南日報傳媒視頻號等十多個平臺同步直播。直播期間,各平臺在線觀看總量達到近二百萬人次。
節目集錦
河南省陜州花鼓戲《賣扁食》
河北省隆堯秧歌《借髢髢》
河南省布袋肘猴木偶戲《王小打虎》
遼寧省海城喇叭戲《王婆罵雞》
內蒙古二人臺《走西口》選段
山東省兩夾弦《公雞過壽》
陜西省漢調二黃折子戲《二進宮》
黑龍江省拉場戲《回杯記》(花園會一折)
河南省光山花鼓戲《頂椅》
河南省墜劇《小姑賢》
河南省方城縣提線木偶戲《打金枝》
來源|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公眾號
編輯|張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