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回報沃土——我省文藝家開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15-02-10 來源:河南文藝網 人氣:1443

文藝家們即將出發

藝術家在村民家中和村民聯歡

精彩的近景魔術表演

藝術家在蘭考行政服務中心表演

在攝影作品上發現了自家以前的房子,村民孫愛林心情十分激動

藝術家們瞻仰焦桐

藝術家們來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盾構機生產基地慰問演出
2月1日至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主辦,河南電視臺、河南省文聯所屬11家文藝家協會承辦的“百花回報沃土——2015年河南省藝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進萬家主題實踐活動”在全省鋪開,文藝家們走進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蘭考縣,在焦裕祿紀念館祭拜、瞻仰,到焦桐園追思、感悟,到蘭考縣行政服務中心實地感受新時期人民公仆為民服務的精神并舉行演出慰問群眾和工作人員,到東壩頭張莊村與村民聯歡,到裕祿小學為孩子們講授、普及藝術知識,到南陽鄧州南水北調移民新村慰問……
春節期間,河南電視臺融合此次活動素材制作了系列節目并播出,使更大范圍的群眾享受到我省文藝名家帶來的精彩節目和新春問候。
精品節目 獻給地下蛟龍創造者
2月6日下午,文藝家們走進位于鄭州市經開區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盾構機生產基地,慰問奮戰在生產一線的工人。
盾構機廣泛用于地鐵、鐵路、公路、市政、水電等隧道工程,可謂“地下蛟龍”。目前,中鐵盾構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已成為中國裝備的代表。
河南各個文藝門類的代表人物齊集活動現場。李樹建、楊帥學、楊紅霞分別帶來了《鄉村警察》《徐策跑城》《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等戲劇選段,名家連番登臺讓現場戲迷過足了癮;陳靜演唱的歌曲《好運來》、黃惠惠演唱的《節日歡歌》、郭民演奏的二胡《戰馬奔騰》、河南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演唱的《歡樂中國年》、董世英吹奏的《打虎上山》和《西班牙斗?!烦錆M歡快氣氛,贏得陣陣掌聲;范軍、唐滿意表演的相聲《說學逗唱》把觀眾逗得前仰后合;李新現、王聆燕分別帶來的《父親》和《百姓是父母》充滿脈脈溫情;盾構機廠員工龍靜演唱的湖南花鼓戲《放風箏》展示了工人的風采;D舞團的街舞表演動感帶勁兒,趙孟月的魔術表演《花海傳奇》充滿魔力;河南著名書法家謝安鈞、姜寶平現場書寫書法作品,并贈予盾構機廠?;顒釉谌珗龊铣对蹅児と擞辛α俊分新湎箩∧弧?/div>
此前,“百花回報沃土”主題實踐活動已經先后在多地舉行。
見到偶像 戲迷把悲劇唱成喜劇
2月1日,聽聞省里豫劇名家和魔術家要來村里演出,蘭考縣東壩頭張莊村村民自發組織腰鼓隊奏樂歡迎。藝術家們乘車進前,只覺得鼓聲震天、車體微顫。戲劇家李樹建帶領大家一下車,就被熱情的戲迷團團圍住,請進家中。盧玉琴、樊萍和全國戲曲小梅花金獎得主李璐瑤、鄭伊楹先后上場,《花木蘭》選段、《穆桂英》選段等觀眾耳熟能詳的精彩唱段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李樹建演唱了代表作《程嬰救孤》選段,引得熱情的戲迷躍躍欲試,上場一展才藝。只見戲迷演唱架勢十足、聲情并茂,大概由于偶像在旁過于激動,表情、動作都有點過,明明是悲劇,卻唱得現場藝術家和群眾笑聲一片,連李樹建也禁不住“夸贊”:“唱得比我好??!”針對唱法,戲迷熱切求教,李樹建現場示范,引得群眾掌聲一片。
作為常香玉的弟子,從藝50余年的盧玉琴表示,藝術就是從老百姓當中產生的,今天能再到老百姓當中為大家表演,感到很激動。
李樹建表示,自己每年都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基層演出,深知好戲的創作、流傳離不開老百姓;文藝不能成為市場的奴隸,文藝要為人民服務,自己要為老百姓唱戲。
近景魔術 被騙得心花怒放
都說近景魔術難,那觀眾360度貼身圍觀下表演的魔術可算近景中的近景。魔術師連鑫一上場就征求大家的意見“要變什么?”不知誰喊了一句“人民幣”,連鑫答應著“好,過年圖個吉利,今天就一張變兩張”聽說能變錢,魔術師的手瞬間抓住了所有目光。錢包瞬間著火、紙幣秒變信用卡后,“一張變兩張”好戲上場,眨眼功夫,把百元紙幣變成了兩張——十元。眾人愕然嘆服:魔術果然騙人!魔術師連鑫、趙夢月聯袂表演了細繩穿環小魔術并向大家講解了技巧。河南省雜協秘書長李錦利和魔術師還向群眾贈送魔術道具。
精彩曲藝 獻給群眾和當代公仆
藝術家來到蘭考行政服務中心,實地感受新時期蘭考公仆為民服務的新風貌。并在中心大廳為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和前來辦事的群眾表演了精彩的節目。著名曲藝演員崔文華、劉小寶來到現場后得知該中心曲藝愛好者已經排練了講述自己工作的曲藝節目,臨時決定放棄原有節目,與曲藝愛好者一起表演三句半。初次見面,沒有排練,表演可謂“波瀾起伏”,但“笑果”卻一點不輸專業節目。崔文華在謝幕時表示,這是自己表演過的最順的節目。
偉濤、凱迪、王健、韓秋俊、趙麗、牛青蘭、陳梅生等藝術家都表演了各自拿手節目。熱烈的掌聲、爽朗的笑聲一次次在現場響起。
畫里老家 勾起移民思鄉之情
“這里是我家,我看到我家原來的房子啦”!
在鄧州市裴營鄉和諧社區廣場,一名中年婦女指著攝影家劉魯豫航拍的一幅攝影作品《鳥瞰丹江》,激動地向大家講述家鄉的故事。
這是在2月3日,河南省攝影家協會志愿者在鄧州移民村慰問時發生的一幕。這位村民叫孫愛林,今年55歲,與和諧社區的其他村民一樣,均來自南水北調中線的渠首——淅川縣,為了支持南水北調工程,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遠離故土,踏上異鄉。搬遷之前,孫愛林的家就住在淅川的丹江邊上,搬遷之后家鄉就被淹沒了。巧合的是,這次攝影志愿者帶來的一幅航拍攝影作品剛好拍攝到了她家原來的房子。美麗的丹江,熟悉的家鄉,一幅攝影作品瞬間勾起了移民思鄉之緒。這讓現場的志愿者都十分驚訝和感動。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閆新法親自將這幅作品送到孫愛林的手中。
此次活動,志愿者共為村民贈送攝影作品100幅,拍攝制作“全家福”照片40余幅。
送樂送福 村民喜笑顏開
河南著名書法家楊杰、張劍鋒、宋華平、李強、謝安鈞、王榮生、司馬武當、姜寶平、劉紹典、張青山、史煥全、朱橋、婁紅衛、張利安等分別到鄧州、長垣送歡樂下基層。
現場,一名鄭姓大姐拿到書法家寫送的春聯后,被問到打算貼到哪里。出乎意料,鄭大姐說,這哪里舍得貼?。?!要拿回家好好存著。一位趙大伯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出來,手里拿的卻不是對聯,而是四個“?!弊?。趙大伯說,聽說來寫的都是有名的家,寫幾個貼家里門上、墻上,添添喜氣。記者又問,為啥不再寫幾幅對聯?趙大伯憨厚地說,人太多,不好意思再讓寫了。
追思感悟 焦裕祿精神同樣潤澤文藝
此次“百花回報沃土”活動中,藝術家們還先后到焦桐園、焦裕祿紀念園瞻仰。
在焦桐園,大家看到,焦裕祿當年為防風固沙親手栽下的泡桐小苗已成參天大樹,樹皮參差斑駁,虬枝刺向天空。手撫滄桑老樹,回憶起當年焦裕祿心中充滿老百姓,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藝術家們感慨萬千。電視劇《焦裕祿》的老導演康征回憶起當年拍攝時的經歷:劇情需要拍大批蘭考群眾逃荒的戲,涉及許多群眾演員尤其是兒童,這種戲歷來難拍;沒想到通知發出后,蘭考群眾踴躍參加,穿著當年的服裝、自帶家什當道具,并順利完成拍攝??嫡鞲锌溃哼@并不是因為我們拍攝技術高超,而是因為當年有人擔心允許逃荒會抹黑社會主義時,焦裕祿堅持實事求是,以科學態度允許逃荒。這樣,百姓感念焦裕祿、呼喚焦裕祿,戲拍了一夜,群眾沒有吃飯,堅持到底,拍戲格外順利。就像習總書記說的,文藝工作者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同樣的歡樂,憂患著同樣的憂患,作品就能撥動人民的心弦。
在焦裕祿紀念園瞻仰,重溫焦裕祿的事跡,品味焦裕祿“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的臨終遺言,藝術家思緒萬千。戲劇家賈文龍即興演唱豫劇《焦裕祿》選段,“咱吃的是百姓飯,穿的是百姓衣,咱就該為百姓分憂解難報恩情”唱到了同行藝術家的心坎里。參觀臨近結束,看到習近平詞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著名話劇演員于同云和大家一起朗誦“……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是啊,防風固沙治理災害如此,推動文藝事業和各項事業發展何嘗不是如此,從點滴做起,踏踏實實,總有繁榮豐收的一天。
上一篇: 焦作市舉辦2015新春音樂會
下一篇: 《太行 太行》夏清成攝影作品展在鄭州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