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文藝事業大繁榮大發展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文藝事業大繁榮大發展
李屹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回顧了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文藝工作發揮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文藝戰線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上文藝工作肩負的重大使命,科學回答了事關文藝事業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做好文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這一重要講話,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進一步闡明了文藝的發展道路、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務等重大問題,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思想寶庫增添了新的內涵,構成了一個更加豐富、更加完整、更加精深的思想體系,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引我們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的銳利思想武器。中國文聯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文聯系統的組織優勢、專業優勢,緊扣“做人的工作”這一任務,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推動新時代新征程文藝事業大繁榮大發展。
把握歷史主動,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心系復興偉業,描繪時代宏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中國文聯始終堅持與時代同頻共振,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影響顯著的重大文藝活動。圍繞建軍9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實施“中國精神·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等工程;聚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舉辦各類文藝創作和展演活動,全面展示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圓夢小康的精神面貌和生動實踐。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組織動員全國文藝工作者以“藝”戰“疫”,創作推出一大批以抗疫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展現了中國價值,在非常時期發揮了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獨特作用。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弘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把握歷史進程和時代大勢,回應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彰顯擔當作為,在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中展現使命責任,更好地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要心懷“國之大者”,大力實施主題鮮明、牽動全局、意義重大的文藝實踐。圍繞“喜迎二十大,謳歌新時代”,集中推出一批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人民、歌頌新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抓住新中國成立75周年、建軍95周年、改革開放45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統籌優秀文藝作品創作與傳播,組織開展系列主題文藝活動,緊緊圍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和中國故事,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民群眾在健康文藝的熏陶中感悟認同主流價值觀,形成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正大氣象,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站穩人民立場,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厚植人民情懷,書寫人民史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在人民的壯闊奮斗中,隨處躍動著創造歷史的火熱篇章,匯聚起來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詩。文藝要對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進程給予最熱情的贊頌,對一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拼搏者、一切為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們給予最深情的褒揚。中國文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熱忱服務人民群眾作為文藝文聯工作的生命線,深入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活動,持續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常態化工作機制和文藝志愿服務長效機制。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現實題材,深入革命老區、邊疆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重點項目建設工地和疫情防控一線采風創作。持續開展“到人民中去”“送歡樂下基層”“文藝扶貧奔小康”等主題文藝志愿服務,贏得基層人民群眾真誠贊譽。在7個省(區、市)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試點工作,推進文藝志愿服務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機結合,在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時,增強了人民精神力量。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進一步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中彰顯文藝的作用、展現文藝的魅力。進一步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常態化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載體,推動向基層一線扎根,推出一批接地氣、有靈氣、聚人氣的優秀文藝作品。健全和落實全國文藝家協會深入生活采風創作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引導文藝工作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為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堅持守正創新,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潛心創新創造,推出精品力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創新,努力創作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中國文聯始終把推動創作生產精品力作作為文藝文聯工作的中心環節,健全文藝創作扶持引導機制。注重強化評獎評論在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傳播中的風向標作用,完善文藝評論評獎和創作幫扶機制。組織中國戲劇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美術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等評獎。不斷加強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強化陣地建設,針對思潮、現象和作品開展客觀、理性、專業、權威的評論,推動文藝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實現“做人的工作”與“推動文藝創作”的有機融合,在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中開拓文藝新境界。要聚焦創作生產優秀文藝作品,加強系統性謀劃、前瞻性統籌、整體性安排,強化組織引導、改進工作方式、健全有效機制,拓展宣介平臺和手段。加強對重大現實、重大歷史題材的創作,加大對農村、少兒、科技等題材的原創扶持,不斷推出反映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的文藝精品。堅持把高質量作為衡量文藝作品的重要標準,突出抓好重大示范性創作項目的組織實施。創新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傳播引導、宣傳推廣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鞏固和擴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成果。針對重大文藝現象和重點文藝作品,及時開展專業性、權威性、引導性強的文藝評論,共同促進文藝事業實現從“高原”到“高峰”的突破。
胸懷兩個大局,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負,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中國文聯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外交總體戰略和布局,通過“今日中國”藝術周、中國—歐盟文化藝術節等品牌活動,精心開展對外和對港澳臺民間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助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著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倡議,創新運用“云交流”“云展示”方式,舉辦一系列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提升國際話語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舉辦展覽展演等活動,增強中華兒女的情感聯系,提升中華文化向心力、凝聚力,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增光添彩。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民間文化藝術交流互鑒的獨特優勢,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要堅持以“今日中國”藝術周、“藝術心橋”系列展演及各藝術門類的品牌活動為龍頭,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題材,面向國外主流社會和廣大民眾,展示中華文化歷史傳承和新時代創新創造。要豐富和拓展“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手段,積極同國際文藝組織和團體發展伙伴關系。籌備辦好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影展、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繼續加強與港澳臺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的聯絡溝通,支持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創新論壇等系列活動,積極推動與港澳臺藝術交流的重點項目,精心辦好香港、澳門回歸25周年慶祝活動,厚植愛國情懷,激勵中華兒女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
堅持弘揚正道,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追求德藝雙馨,實現人生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形象與作品的社會效果統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質兼美的作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中國文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服務內容,強化行業教育、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不斷加大對新文藝群體團結引領和組織吸納力度,積極參加國家文娛領域綜合治理行動,弘揚行風藝德,營造自尊自愛、互學互鑒、天朗氣清的行業風氣。出臺《中國文聯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文藝維權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開展文藝法律志愿服務,為文聯組織和文藝工作者辦實事、解難題,進一步鞏固了文藝界大團結、大發展、大繁榮的生動局面。
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教育引導和綜合治理并重,深化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在建設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中樹立文藝界良好社會形象。要把文藝界行風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作為一項戰略任務,立破并舉、綜合施策,把教育、引導、服務、管理、自律、維權等各個方面貫通起來,持之以恒加以推進。發揮中國文聯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和各全國文藝家協會行風建設委員會的基本職能和積極作用,建立教育懲戒聯動機制,完善行業自律制度。針對文藝從業人員違法失德現象勇于發聲、正確引導,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依法依規依章程嚴肅處理。深入挖掘文藝界先進典型和模范人物,做好終身成就藝術家、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評選表彰工作。加強對新文藝組織、新文藝群體的團結引領和聯絡服務,在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從業資格認定、合法權益維護等方面進一步取得實質性成效。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文學家、藝術家,推動文藝事業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讓中國文藝的天空更加群星燦爛。
來源:《黨建》雜志,轉自中國藝術報
下一篇: 文藝觀察|青年文藝工作者當自尊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