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啟雄|以文藝激發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磅礴偉力
以文藝激發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磅礴偉力
方啟雄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河南作為文化大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在建設文化強省的偉大實踐中不斷開拓,勠力前行。
河南省文聯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勇擔新的文化使命,團結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持續加強研究、闡釋,并自覺貫徹落實到新時代文聯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緊隨時代步伐,扎根中原大地,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奮力以文藝之力激發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磅礴偉力。
堅定文化自信 深刻領會新的文化使命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5次到河南考察調研,每次必看文化。他強調:河南在中華文明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特別是黨的二十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視察,就來到安陽考察殷墟,深情講到“殷墟我向往已久”,并作出三個重要論斷: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兩個結合’”;二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三是“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在河南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命題,賦予我們沉甸甸的政治責任。
堅定文化自信,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更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河南省文聯從中原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激活其生命力,讓新時代文藝創作更有博大宏闊、厚重深遠的歷史縱深。
強化主題創作,創新信息技術潛力,策劃開展“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藝作品展,融合專業性與群眾性、時代性與藝術性、創新性和融合性、普及性與國際性,數萬名觀眾進館參觀,網上瀏覽量、話題閱讀量超3000萬。現場觀眾留言:厚重的中原歷史,恢弘大氣的藝術作品,讓我為河南驕傲,更為自己是河南人驕傲!
發揮傳統文化獨特優勢,禮敬書法之源,活躍對外交流,策劃主辦“傳承與發展——首屆國際書法嘉年華活動周”,13場中外書法名家作品展,13項書法家、理論家和書法愛好者互動,贏得目光無數。一幅幅蘊含神采和詩情的書法佳作,彰顯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引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參考消息》等20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全網瀏覽量超1000萬。日本《讀賣新聞》寫道:“打破國籍界限,在常設展區展出各國名家書法作品,是一次廣招賢士的嘗試。”
展現傳統中國畫邁向新征程的文化自信,聯合主辦第五屆全國中國畫展覽,展出作品340幅。展覽首日觀眾達萬余人,展出期間,展廳內人頭攢動,展館外排起幾百米的長龍,被美術界譽為“鄭州現象”。聯合承辦第十四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中國攝影金像獎評獎頒獎活動,全網點擊量超10億,創歷史新高。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習近平文化思想始終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鮮明主線,彰顯了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堅持文藝的人民性,既是歷史的經驗總結,更是時代的深邃命題,文藝要表現人民的崇高精神,還要引領和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河南省文聯以重大主題創作為牽引,持續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常態化工作機制,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從人民群眾推進河南現代化實踐的充沛源泉中讀取人民的情感與夢想、拼搏與堅守,凝聚共識,創作一批“接地氣”“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佳作,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2023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寶水》,是作者喬葉在河南工作期間深入生活的積累,為中國大地行進中的鄉村振興留下了一時一地的文學記錄,堅實地把作品寫在了中國的大地上。
曲劇《魯鎮》參演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文藝評論《文藝話語中國學派的模式和道路》入選中宣部出版局第七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和2023年度中國文藝評論海外推介項目,長篇小說《天下良田》《陶三圓的春夏秋冬》入選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
河南省劇協聯合主辦第十屆黃河戲劇節,現場觀眾累計3萬人次,網絡點擊量近2000萬;河南省評協聯合打造全國首個文藝評論融媒體欄目《文化新視角》,全網閱讀量超5000萬。
群眾文化熱情日益高漲,“新時代新征程新風貌”十大群眾活動一呼百應。“盛世梨園我來唱”河南省戲迷擂臺賽少兒戲曲大賽網絡點擊量累計近1200萬,“翰墨潤中原”河南省美術書法作品大賽參加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70%,“我眼中的大美中原”河南省優秀攝影作品大賽累計收到投稿10萬余幅。
“百花迎新樂中原——2024河南文藝界新春歡樂行”系列活動,自1月18日(農歷臘月初八)至2月25日(農歷正月十六),省、市、縣文聯三級聯動,陸續舉辦寫春聯、民俗展演、公益培訓……萬余名藝術家“送歡樂下基層”,把文化盛宴辦到了百姓家門口,送到了人民心坎上。
堅持“兩個結合” 激發現代化河南建設磅礴偉力
“兩個結合”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寶貴密鑰,拓展了新時代文藝創作的創新之源。
河南省文聯將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文化思想凝心聚力,堅持“兩個結合”,發揮文聯的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切實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動文藝創作”深度貫通起來,實施五大工程,推動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河南現代化建設之路。
一是實施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政治引領工程。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貫穿全年各方面工作的一大主線,撰寫一批高質量理論評論文章,開展教育培訓,引導文藝工作者悟原理、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
二是實施新時代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圍繞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和文化強省建設工作部署,建立高標準文藝創作推進機制,建立文藝精品創作傳播、服務、引導機制,成立網絡文藝中心,創新文藝宣傳,壯大主流聲音。
三是實施新時代培英育才工程。實施豫籍在外文藝名家“歸根還巢”計劃,以周大新研究中心為起點,為10位豫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建立研究中心,強化對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傳幫帶;加大對文藝拔尖人才、創作一線文藝工作者等人才的培養力度,讓人才創作創新活力涌動;完善“文藝兩新”工作體系,努力把“文藝兩新”轉變為文藝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四是實施新時代文藝賦能鄉村振興工程。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全面實施“強基工程”——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行動,發揮文藝作用,賦能鄉村振興。推出一批文藝創作成果,舉辦一批文藝展演活動,培養一批鄉村文藝人才,實施一批文藝示范項目,打造一批文藝傳播陣地,策劃推出村莊書法展、戲劇節等一批特色文藝品牌。
五是實施新時代文藝節展提升工程。持續引進全國最高文藝獎項和重大品牌活動落戶河南,打造本土文藝活動品牌,著力將“杜甫文學獎”“王鐸書法獎”打造成享譽全國的權威獎項活動。
站在新起點,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河南省委要求,團結帶領全省文藝工作者,勇擔新使命,展現新氣象,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整體把握、系統領會、一體落實好“七個著力”重大要求,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河南力量!
(作者系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
來源: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