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洪

張克洪,河南省潢川人,祖籍固始。師承王扶東、陳荊源,曾問學于著名畫家張步、裘沙等先生。擅寫意花鳥、兼習山水。筆下的梅花多凝重、絕甜美,因其強調骨法用筆,更顯風骨剛健,樸拙蒼勁。1998年,入選中央電視臺、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組辦的"國畫50家"電視系列片。中央電視臺書畫院為他在京舉辦畫展。著名國畫家葉毓中評價他的畫是一種只有在相對僻遠、沉靜的環境中通過不懈努力才能產生的畫品:拙簡、寂寥,沒有刻意取巧的功利性。《美術》、《美術觀察…
詳細介紹
張克洪,河南省潢川人,祖籍固始。師承王扶東、陳荊源,曾問學于著名畫家張步、裘沙等先生。擅寫意花鳥、兼習山水。筆下的梅花多凝重、絕甜美,因其強調骨法用筆,更顯風骨剛健,樸拙蒼勁。1998年,入選中央電視臺、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組辦的"國畫50家"電視系列片。中央電視臺書畫院為他在京舉辦畫展。著名國畫家葉毓中評價他的畫是一種只有在相對僻遠、沉靜的環境中通過不懈努力才能產生的畫品:拙簡、寂寥,沒有刻意取巧的功利性。《美術》、《美術觀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文藝報》曾予介紹。
現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駐馬店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確山縣人大副主任。
各界評價:
現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駐馬店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確山縣人大副主任。
各界評價:
心性高古 花鳥傳神
——張克洪花鳥畫
陳浩
張克紅善花鳥畫,其所作花鳥乃真寫意也。氣足墨酣,神竟貫通,刪繁就簡,境地由心造,書卷之氣躍然紙上。數年面壁,嘔心瀝血,幾番運思,終成結果。
寫意花鳥畫,神韻為首,寥寥數筆,必得其韻,需要有神;有此心境,畫面才顯大氣,大氣與粗疏之間,精微與瑣細之間,不過一線之隔;張克洪花鳥畫、重神韻、求內涵、方寸不亂,專一守神,實屬可貴。
克洪花鳥,近年日漸整一,講氣勢,重魂魄,用筆率意,揮灑有度;而氣息流貫,更使其作張力彌滿,先聲奪人;從克洪用筆中,不僅見其法度,更見落筆之神氣與收筆之氣韻,在氣之渾然中,點、線、穿、插等均含郁勃之氣。在氣的驅動下,線的運用過程,遂產生力度、節奏、韻律的豐富變化,其美感由內而外,簡約之中,卻如氣象在旁。可見,克洪的花鳥畫幾近至高境界。
藝術之道,極重精湛;文化內蘊之氣,山林之氣、自然意趣等,沒有精湛技巧之表現,是難以傳達的;而神韻、墨韻、情思、哲理、詩意等,是不能不與精湛技藝相提并論的,舍此將一事無成;克洪從藝“精”為根本,他潛心于筆墨,重心性感悟,講究意在筆先;因此,畫中疏朗瀟灑,蒼潤有致,空靈典雅,使之臻于純青之境;雖為花鳥畫,其意蘊卻溢出畫外,在練達的點線勾勒中,包含著自然之美,內蘊著精神之美,體現了出于心性的藝術之美。
克洪自幼習畫,閱盡人間滄桑,曾節衣縮食,走南闖北,遍訪師友,以求藝術之精進,數十年筆耕生涯,磨練了心境,開闊了胸襟,光增了閱歷,筆下見出功夫,浩然之氣油然而生;克洪為人正直,為畫投入,甘于寂寞,不事浮躁,不趨時尚,不求聞達,造境達韻,均見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