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

金不換 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省劇協副主席、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丑角演員,生于1968年,祖籍河南省封丘縣,原名金振秀。他1985年畢業于鶴壁市戲曲訓練班,分配到鶴壁市豫劇團,師承豫劇名丑牛得草,“金不換”的藝名即為牛得草所贈。金不換于1999年晉京競評“第十七屆梅花獎”時,拜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京昆表演藝術家、戲劇表演理論家鈕鏢先生為師。金不換與牛得草朝夕相伴13年,直至老師去世,牛派的看家戲《七品芝麻官》、《十八扯…
詳細介紹
金不換
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省劇協副主席、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丑角演員,生于1968年,祖籍河南省封丘縣,原名金振秀。他1985年畢業于鶴壁市戲曲訓練班,分配到鶴壁市豫劇團,師承豫劇名丑牛得草,“金不換”的藝名即為牛得草所贈。金不換于1999年晉京競評“第十七屆梅花獎”時,拜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京昆表演藝術家、戲劇表演理論家鈕鏢先生為師。金不換與牛得草朝夕相伴13年,直至老師去世,牛派的看家戲《七品芝麻官》、《十八扯》等由他演來十分傳神。在《十八扯》這出戲中,他既惟妙惟肖地再現是豫東調名須生“小紅臉王”的唱腔藝術,還模仿了沙河調代表人物唐喜成在《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劇中的唱段,甚至把馬金鳳的《穆桂英掛帥》也模仿得酷似至極。2000年5月26日,金不換榮獲中國戲劇第十七屆“梅花獎”,1999年7月獲“香玉杯”獎,1999年12月,在河南省青年演員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02年金不換主演的《唐知縣斬誥命》榮獲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金獎、金不換獲個人一等獎, 2004年鶴壁市文化局與長春電影制片廠協商聯合攝制戲曲藝術片《七品知縣賣紅薯》榮獲第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劇片獎,2005年金不換主演的《伙夫縣長》榮獲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文化獎。華獎、金不換獲特別獎,2008年五月《草根秀才》獲第十一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劇目獎,2011年豫劇《徐九經還鄉記》獲第十二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金不換獲一等獎,2014年4月大型豫劇《七品芝麻官下江南》參加中國第二屆豫劇節獲劇目二等獎。金不換獲優秀表演獎。
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省劇協副主席、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丑角演員,生于1968年,祖籍河南省封丘縣,原名金振秀。他1985年畢業于鶴壁市戲曲訓練班,分配到鶴壁市豫劇團,師承豫劇名丑牛得草,“金不換”的藝名即為牛得草所贈。金不換于1999年晉京競評“第十七屆梅花獎”時,拜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京昆表演藝術家、戲劇表演理論家鈕鏢先生為師。金不換與牛得草朝夕相伴13年,直至老師去世,牛派的看家戲《七品芝麻官》、《十八扯》等由他演來十分傳神。在《十八扯》這出戲中,他既惟妙惟肖地再現是豫東調名須生“小紅臉王”的唱腔藝術,還模仿了沙河調代表人物唐喜成在《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劇中的唱段,甚至把馬金鳳的《穆桂英掛帥》也模仿得酷似至極。2000年5月26日,金不換榮獲中國戲劇第十七屆“梅花獎”,1999年7月獲“香玉杯”獎,1999年12月,在河南省青年演員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02年金不換主演的《唐知縣斬誥命》榮獲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金獎、金不換獲個人一等獎, 2004年鶴壁市文化局與長春電影制片廠協商聯合攝制戲曲藝術片《七品知縣賣紅薯》榮獲第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劇片獎,2005年金不換主演的《伙夫縣長》榮獲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文化獎。華獎、金不換獲特別獎,2008年五月《草根秀才》獲第十一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劇目獎,2011年豫劇《徐九經還鄉記》獲第十二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金不換獲一等獎,2014年4月大型豫劇《七品芝麻官下江南》參加中國第二屆豫劇節獲劇目二等獎。金不換獲優秀表演獎。